![]() 換盆一個月後,長出紅綠色毛絨絨的葉片,櫸木剛長出的葉片最可愛。 |
我種植物向來是站在植物學的觀點,並不是以美觀為主要條件
我的重點在植物健康的成長,所以我並不會去用鋁線強迫枝幹的形狀,更不會用篩盤養根勢
所以請別跟我討論盆栽的美術觀點,事實上我認為盆栽大都在虐待植物
我之所以種在盆內是因為我沒有土地只有窗台可種,這是不得已的,否則我會深植他們於大地。
換盆時需要這三種工具,工具剛買來,可以再熱處理一次,增強刀具的的硬度
居家熱處理很簡單,用瓦斯爐將刀刃處燒到發紅,再急速丟入冷水之中讓它急速冷卻,即可硬化刀刃處。
![]() 換盆時所需的三種工具,短鐮刀,短鋸,枝莖定剪。 |
這種文章照片很難拍,因此我無法提供每個步驟的照片
因為全程手不是濕的就是髒的,跟本無法抓相機...
換盆時機
許多人認為是冬末初春是最佳的換盆時機
但我認為12月到1月正冷時,才是最佳的換盆時機
因為天氣冷,可以避免細菌的孳生,植物在換盆拆剪根時,幾乎是動大手術全身都是傷口
冷天氣可以妨害細菌活動,而植物通常在5ºC即能活動與生長
雖然初春植物甦醒有較佳的長勢,但是同樣的細菌微生物也開始活動
在冬天進行,提早喚醒植物進行換盆,對植物的生存有更佳的存活率。
枝幹剪定
盆栽在最初的種植,目的再養粗其幹徑,因此要給它很高的營養讓它狂長
以台灣櫸木來說,營養足夠的話,一年幹徑可養到6公分,對中小型的盆栽來說幹徑粗度已足
在換盆時為了以利拆根,需先行剪定,即將地上葉片全部剪除(有人用毛毛蟲吃光)
要留多少枝與幹,則需視你造型而定,像櫸,木麻黃之類幹材相當堅硬
用剪刀強剪還是能剪斷,但你的剪刀將用沒幾次刃處即會捲口,我建議用鋸的。
![]() 沒必要整盆拆,拆掉盆後,從1/2把下半部鋸掉即可,老手可以鋸掉2/3 鋸下來的下半段,如果你對他澆水與曬太陽,還會有很高的機率再長出新的苗 |
介質
介質必需使用顆料土,買來後最好還要篩過,只留較粗的顆粒
日本進口的一種赤玉土,那是使用紅土混水後乾燥再高溫燒過的土,打碎後分為大,中,小三種顆粒包裝
那種土很適合盆栽使用,因為高溫燒過,有固化與殺菌的功能
顆粒的溶解可以支撐二年,這可以讓盆栽的根可以有空間可鑽
![]() 日本的赤玉土,燒成粒狀,赤玉土排水極佳相對的保水力極差,要混蛭石與珍珠石。 |
如果你拆過盆你就會發現,植物的根全部長在盆底,而盆土土柱中心幾乎沒根
因為盆土會隨著澆水與地心引力密度會越來越高
不但土硬的像石塊,水也滲不進去,因此必需使用顆粒土
顆粒土通常能撐一年到二年,有人用稻草混土自己燒
可以燒出較硬的顆粒土,花友有人種松,他說他自己燒的土可以撐5年不需換土
![]() 這是日本赤玉土在盆內二年後的狀態,已經全部崩解,因此二年至少必需換一次盆。 色澤從褐色變成黑色是因為有機肥滲入的結果,白白一點一點那個是珍珠石與蛭石 可以看出中間幾乎沒有根系,根系全部繞在盆緣 |
通常新盆建議先用最中顆粒或粗顆粒,先裝一半將植物的根平放,再灑上半部的土
此外,介質應混保水介質,因為顆粒土雖然排水力極佳,但相對的保水力就差,需要加一些珍珠石與蛭石。
這可以讓顆粒土仍保有水份。
拆盆與拆根
拆台灣櫸真的是一大挑戰,台灣櫸的硬度我不是沒見識過
![]() 這是二年拆下盆的結構,可以看出根全部繞著盆走,中心幾乎沒根系,因此盆土應重視周圍的養份,中間可以不必管它 |
只是不知道才一年大小的櫸,根部居然硬成這樣
我徒手拆完盆,手指傷痕累累,因為必需用手伸進去慢慢拆,要保留足夠的根毛
用工具進去挖當然快又方便,但很可能傷到根,最好還是用手指進去挖出殘土
要小心根毛盡可能別傷到,根毛的數量決定植物存活率。
首先,抓住幹脫盆,用鐮刀將盆土鋸下一半
不必整土柱拆,沒有必要。
![]() 一年左右的台灣櫸,根系幾乎全部累積在盆底,盆底無土無養份,直接拿鐮刀從1/2處直接切除即可。 |
鋸下一半後,就要開始拆根了,拆根最好是徒手伸進去,慢慢的一點一點的把舊土挖出
如果你的手夠強壯的話,可以空手挖,不然要帶手套,用工具挖,會弄斷許多根毛。
![]() 徒手挖到這個程度後即可,還有一些殘土接著開始泡水。 |
洗根
根可洗可不洗,但不洗的話,根部容易受到細菌感染
因為你剛拆完根,幾乎整個根部到處都是傷口,舊土不洗掉,根部傷口被髒髒的舊土污染
植物很容易生病生掉,最好的方法是洗根完後,再泡一下殺菌粉消毒
洗根時,可以先泡水十分鐘左右
![]() @殘土先泡水約十分鐘,軟化舊土組織。 |
用一個臉盆裝水5分滿,將根系植中,泡水靜10分後,開始用手慢慢清除軟化的泥土
這個過程要快一點,因為這時候植物的根處處是傷口,它們不能在這個污水下太久的時間。
等到舊土清的差不多時,開始用乾淨的水將根系徹底洗乾淨。
![]() 將根系用清水徹底的洗淨,最好別有殘土,但如果極難拆的根,也不必堅持一定要清完殘土。 |
修根
修根的重點是保留細根毛,並剪斷較粗的根,粗根被剪斷後,將會開始長出根毛。
植物是靠根毛末端吸收養份,所以應盡可能保留根毛。
![]() @保留細根毛,剪斷粗根,粗根將會開始長出根毛。 |
將根修到預計發展的大小, 根剪越多對未來的重長越有利,但留下越少的根,植物的生存率越低
新手根可以留多點,如果你有些經驗了,根可以再少一點。
![]() |
可以修剪到剩下這麼多的根 重點是細細的根毛一定要留著 |
裝盆
我自己其實不算是盆栽中人,我很不喜歡用鋁線去塑型植物,我總是任它長
等要換盆時再觀察它的幹徑的走勢決定其形狀
對盆景來說,最佳的盆是寬廣但淺底的盆子,這可以讓根盤的很漂亮,且容易造景
但我總覺得這樣對植物太可憐,它們那麼高,但土卻只有一點點可用
因此我仍然是喜歡用一般的圓型盆種植
![]() 赤玉土混蛭石與珍珠石是很適合的盆栽介質,高排水力兼顧保水,可使盆內水份保持潔淨,讓植物健康。 |
我自己是城市窗口族,我並沒有土地可種這些植物
但我有喜歡它們,因此強剪拆盆剪根,是不得已的,因為我的空間就只有那麼多
回到正題,裝盆時盆底先用細目紗網舖好,這可預防盆底介質流失與鑽入小蟲
接著混合大顆的赤玉土,再混一些保水的介質如蛭石,珍珠石特等裝半滿
然後將植物根部置於中間,使根展開後,開始倒入細顆粒的赤玉土後輕輕的搖動盆子
細土會自然在根系之間充滿後,上面再舖些水苔保水之用。
不舖水苔也行,但赤玉土排水力太強,空氣也能流通,春夏至少一天得澆二天水。
這樣換盆就完成了。
瘉合階段
植物剛換完盆後,簡直像是人類剛動完大手術一樣
剛換盆的植物有二個重點 不能曬到太陽,不能施肥,土裡的基肥要集中在下方,不能與根接觸 |
這時候它全身都是傷口,對植物來說這是生死交關的關鍵時刻。
保持盆子的潮濕,最重要的是由於它的根部受損,吸水循環的功能幾乎停止
因此植物這個時候,不能曬到太陽。
這時候你拿它去曬太陽,它會掛掉。
此外,由於根部受傷太嚴重,也不能有任何細菌孳生的可能介質存在
如有機肥等等,因此這時候不能施肥
放在陰涼處,且不能去撞到它的幹,因為它這樣候完全沒有抓到土
多碰幾次,它一樣會掛掉
復甦階段
放個七天到十天左右,就可以移至半日照的地方,開始讓它長出不定芽
![]() 換盆第十天,開始半日照,幹處已經開始長出不定芽。 |
視植物的強度而定,它們會開始在幹部長出許多的芽,視這些芽的多寡,可以視為植物復甦的指標
追肥
![]() @不定芽長出後,即應開始追肥,將有機肥粒埋在水苔下方即可。 |
約十日後,幹莖會開始長出許多的不定芽
由於介質以赤玉土+珍珠石+蛭石幾乎沒有營養,因此等紅紅的芽開始長出後
即要開始追肥
追肥我建議使用翠筠的養葉肥,翠筠出的這個有機肥,養份適中,最重要的是它有完全熟化與殺菌
千萬別使用興農的花公主有機肥,興農的有機肥跟本未熟化
它會出現惡臭與長蟲,但也不是一無是處,花公主的有機肥非常肥,它適合對地植的植物以掩埋的方法施肥
澆水時往肥粒上澆,讓液化穿透介質即可。
盡可能一日澆二次。
@14盆櫸木中的第一盆,一月後長出滿滿的芽,我剪除了幹部的芽。
@第二盆的情況,生長情況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