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跑了3.8萬公里皮帶的狀況,皮帶寬度規格為25.5公厘,磨耗了1公厘,寬度變成24.5公厘,皮帶非常耐用,保守估計至少可用3萬是OK的。 |
皮帶是很強壯的東西,能騎到斷還真的是很不可思議
但還是很多人騎到斷
機車變速與傳動原理
其實我騎了二十幾年的機車,我還是首次認真的去理解機車變速與傳動的構造
最初,我看到皮帶類似齒輪的內徑,我還以為機車是靠那些圓型齒輪狀的結構轉動的
後來發現傳動軸上並沒有相對的結構,我才發現原來是靠皮帶端面磨擦碟盤拉動的
因此,皮帶會隨著使用寬度會被磨耗,機車的變速傳動並不是一種精密的結構。
機車的變速箱構造非常簡單,就是用二個斜面的盤子夾著皮帶
當變速盤增大矩離時,皮帶往圓心移動,變成類似小齒輪的帶動後輪的構造(低轉速高扭力)
反之當變速盤矩離變短時,皮帶就會被擠到外徑,變成大齒輪帶動後輪(高轉速,底扭力)
而輪胎旋轉速度決定二個盤子的相對矩離
機車利用這種方法產生無段變速。
這種二個盤子夾著皮帶轉的方法會造成皮帶的耗損
但這種簡單機構在工業製品中是常見的,自動變速的汽車也是用這種原理
優點是零件簡單,成本非常低,但這種靠磨擦的方式會造成皮帶被損耗甚致斷裂,嚴格來說並不可靠
所以皮帶是消耗品,原廠是建議2萬就換,但這得看騎士的騎乘方法而定,並非是固定的
因此,如果有人常把皮帶騎斷的,就是經常未暖車就拼命摧油門的原因。
依上面的原理,說明汽機車需要暖車的重要性
當皮帶低溫時,彈性不佳,吸付變速盤能力也差,驟然高速運轉,皮帶磨耗嚴重,而且很可能碎裂,甚致斷掉
當皮帶溫度提高後,就會有較佳的彈性及柔軟度,有利於耐用及更佳的移位動作。
暖車在寒帶國家更是重要,台灣冬季有時低溫到5-6度,也需要暖車。
皮帶的更換
皮帶的更換不難。
問題在必需有衝擊式的氣動或電動裝置
否則很難拆下或裝上傳動裡普利盤上那2顆頑固的螺絲
因為旋它時,普利盤會跟著轉,手工具跟本很難旋下來
除非有人幫你抓變速盤,然後讓你去擰這二顆螺絲
特別是完全沒拆過普利盤的,那會非常的緊。
此外,皮帶跟輪胎一樣是有方向性的,雖然我看不出皮帶它的方向性到底是什麼意義就是了
基本上是皮帶上所標的箭頭必需朝前輪的方向安裝。
車行的代工
因為沒工具,也只好找車行換了。
但越了解機車的零件,去找車行真是痛苦的體驗
真想念以前什麼都不懂的年代,車行說多少就給多少。
SMAX的皮帶原廠台製的一條580元,原廠日製一條780元
我去找車行要換皮帶,老闆一開口就要1700
當然我沒說車行不能賺,人家也要生活,但工資要合理
mobile01一堆酸民:「嫌貴,那你自己修啊? 修壞了自己負責啊」
代工費太貴,未必就得自己修,可以找另一家修,這不是二選一的情況
推測mobile01也潛伏大量的車行人員,不必理會。
我無法接受換一條580的皮價,要1700的索價,我說1300可以嗎?
老闆不吭聲,不理我了,很多車行都是這樣,意思就是他不修了,你可以滾了
好吧,又不是只有你一家機車行,我發動車子,跑掉了
在原路距500公尺的路邊又找到一家
一樣先詢價,老闆看我是騎機車來的,又一來就問價格,反問我:「你問到最低是多少?」
騎去跟牽去修有很大的不同,你用牽的來,往往就是肥羊,因為吃定你非在他那裡修不可
但騎來的,價格不滿意,他就騎走去找下一家了,所以價格會比較能議
其實換皮帶我心理己經有底了,借我氣動工具我自己也能換
但我查了衝擊式的電動套筒工具,可靠的要8000元以上
我不可能為了2-3年才換一次的皮帶去買這個昂貴的工具
就給車行賺吧
等我換好皮帶後
才有網友跟我說,你不必買那種8000元或上萬元的電動板手
那是專業用的,你偶爾才拆,可以買一種叫「火焰板手」的
價格不到一千元,還不錯用
其實那種板手我查到過,外表黑黑,看起來是很劣質的塑膠外殼
但網友說還不錯用就是了
我跟第二家車行說1300,那家車行同意了
找來年輕的師傳開始拆傳動箱,沒十分鐘就裝好
我的車騎了3.8萬公里,換下來我目視皮帶跟本是新的
年輕的修車師傳也很驚訝的跟一旁的朋友說:「這位大哥的車騎了快4萬公里皮帶還這麼新」
我原本想不要換了,可是想一想還是算了,說不定有看不見的裂痕
我把那條皮帶帶回家,在燈下一寸一寸的檢查,連一條小裂痕都看不到,但寬度耗損1mm
新的皮帶是25.5mm,皮帶被普傳動盤夾著,會不斷的磨損
我騎了3.5年3.8萬公里,只耗損1mm,其實YAMAHA的皮帶非常耐用
我想至少3萬是沒有問題的,除非是RUSH一族,一啟動就衝,而且還會拉尾速那種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