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jpg

素人的苦手

對新手來說,最困難的是澆水

因為無法判斷何時需要澆水,什麼植物需要多久澆一次水,其實沒有標準答案
原因在植物身處的環境不相同,如果是野生植物,他們深植大地,水份的需求會自然的平衡
但人為的環境,卻不是自然的結構,胡亂澆水經常導致植物不是爛死,就是枯掉...

基本原則

表土稍乾再澆水(不能全乾),澆水以澆到水流出盆外為止

越少水流出越好,澆水過多,一來排出的水會連土壞的營養一起被沖刷出來

二來如果盆外造成積水,盆土會反吸回去,如果植物吸太多盆外的積水,保證爛根

原因是流出盆外的水接觸外面空氣太久很容易孳生細菌 

因此,澆法以多次澆最佳,比如先澆100CC,等土壞吸入後,再澆100CC,一直到盆外少許流出即停。

或是依經驗,你澆久自然知道那些盆澆多少水最剛好。

過乾土壞的澆法

很多人都告訴你土表乾了再澆水,其實這是不正確的

乾到出現盆土出現龜裂或是盆土周圍出現空隙是很糟的情況

因為等到乾到土壞結塊出現裂縫時,你再怎麼澆土也吸不到水

二來,盆土龜裂,將扯斷根毛,許多植物是這麼掛掉的,而不是缺水乾死的

如果盆土乾到出現龜裂或是周圍出現圓型的細縫,幾個方法:

1. 盆底置水盆,讓過乾的盆土慢慢把水吸上去,吸完水後記得移除底盆。

2. 用手指將推土去將圓縫補滿,再分多次澆水,直到盆底流出少許水。

3. 取培養土混有機肥粉(將有機肥敲成粉狀混合),補滿空隙後再分次澆水。

這其中以第三個方法最好,如果你拆過盆,你就會發現植物的根全部都澆在盆圍
中間幾乎沒有根毛存在,因此趁過乾造成的空隙追肥,是不錯的方法

不過,最好還是別讓這情形發生,因為如果你在空隙裡加入介質
澆水後,土壞的澎張會使整個盆土密度昇高,盆內壓力也會昇高
會造成根的發展會受到限制。 

積水的問題

其實問題不是出在澆水,而是排水的問題
一個排水良好的盆子與介質,如果你水澆太多,只是保水保肥較弱,植物仍然能活著慢慢長大
但如果排水不良,你就算只澆一次水,水排不掉,仍然是水份過多
許多人認為根部死亡是因為無法呼吸,我斗膽認為那是一種誤解
根部是需要呼吸,但他們所需的空氣極少,甚致可以在水中獲取氣體
當然某些較不嗜水的植物不需要太多的水,過多的水反而不良,我同意有這種現象的存在
但大部份的植物怕的其實不是積水本身,而是怕積水後產生的微生物...

特別是你混了有機肥為基肥時,盆內一但積水,那可是連蛆都長出來
因此,如果你在混合介質時,摻了有機肥,土壤必需含有高透水的介質
如砂,蛇木,小石塊等等,否則....你自己可以敲開盆內自己看看
那幾乎是臭水溝的泥巴形態,植物的根在裡面不爛,真是沒天理。

積水與微生物

我以前在B&Q看到他們的植物都濕淋淋的,拿起來會滴水的程度
我還以為要那麼多水才夠 

積水後產生的微生物會分解有機質,植物的根也是一種有機質,因此當微生物侵入植物的根後
微生物就會開始繁殖而造成植物根部的腐化。

對抗這些微生物的孳生,最好的辦法就是排水順暢
在他們繁殖的數量未達一定數量前,就沖掉他們,因此盆內如果一但出現積水
即無法沖掉他們,他們在繁殖後會開始分解一切的有機質,當然包括植物的根
因此呢,在保持濕度與排水之間的平衡問題,就是澆水之功。

澆水三年功

澆水有句常聽的名言,就是澆水三年功 

這是園丁看盆植表面土壤即可以判斷出是否該澆水
通用的理論是,表土乾燥就需要澆水
但未必一定時如此,因為必須明白何物種所需的濕度,判斷給水量
因為他們的需水量並不一致

此外,像我這種半熟農夫,我們另有工作
除了沒時間照顧它們,也缺乏自動化的設備
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無法使用排水太好的土壤結構
因為排水越好的土壤,有機成份越少,也很容易就乾掉,我們沒法子持續性的注意
因此,密度稍高的土壤,會有較佳的畜水能力,相對的也會有積水的問題
這種類似田土的高密度結構,會隨著時間的地心引力越來越緊密,排水會越來越困難
如果你挖過田土你就會知道
稍深一點的田土,堅硬如石,你得用鐵鎚才有辦法把他們變成粉末狀
(好吧,我承認我去偷挖過人家的田土
我們這種人實在是不是做壞事的料,挖個土,害怕的要死 噗 )

高密度土壤的排水對策

我的做法是拿筷子,在盆土戳許多深達盆底的小洞
但千萬別戳的離本株太近,否則戳到主根,會傷到植物

實驗下來,高密度的土壤有了許多垂直的排水洞之後
盆內就不再積水了,而且土壤能維持摸起來濕濕的,但不沾手的程度
但這似乎不是一個永久的辦法
因為總有天你會戳到他的根,植物的根有天會遍布整個盆
這些洞約半個月就會消失,還要重新戳過
根每半月就被戳過,細根永遠長不了,這不是一個好辦法 

我又想了一個辦法就是用吸管,在土壤間創造一個垂直的排水道
吸管挖洞要用金屬加熱後去熔,很快就能熔出一個適當大小的洞
拿銳器去挖是很困難的。
我是用一把較細的螺絲起子加熱後,溶出洞的 

然後拿一支與吸管口徑相近的筷子先插入土壤中插入再拔起製造一個深及盆底的洞

然後再把那根吸管插下去,並且讓吸管凸出盆土約一公分左右
4.gif 

這樣就能達到積水能夠流出,而且空氣也能夠進入盆內土壤之中了
希望實際是可以排水的,我比較覺得有問題的是,排水洞可能被堵住,就也沒用啦

如果還是不能排水,再來換珍奶那種口徑較大的吸管,再挖更大的排水洞。
不信水還是排不出來 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半熟園丁 的頭像
    半熟園丁

    曬衣窗台的一抺綠

    半熟園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