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2016)的蒜頭爆貴,一斤120元,但獲利的並不是蒜農而是盤商,他們出售的價格跟往常沒多大的變化,蒜頭可放一年,不妨去產地買個一大袋回家吃一年。 |
稍早三月初時
我打電話問莿桐農會,莿桐的蒜頭什麼時候採收啊
一位小姐跟我說就是清明節後
差了個月,我想應該有人已經採收了吧,帶著一家老小從台中市驅車前往
在莿桐的鄉間繞來繞去,看到許多蒜田與蕃茄田,也看到一位蒜農在除草
問了那位可愛的歐巴蒜農,她說至少要到二十幾日時,才可能會有
好吧,我死心了
昨天(27),我又去了一趟,果然許多蒜田都已經採收了
但不見有人在賣,也不見蒜頭
繞來繞去,看到一戶人家,一位阿婆一直盯著我們的車
直接就去問人家有沒有種蒜頭頗不好意思的
我就叫我兒子10歲的阿布先生去問那位阿婆有沒有種蒜頭
阿布先生不會說台語,我硬是教他學會說「請問,你有種蒜挑嘸?」
阿婆點點頭,我再叫阿布先生問「請問有麥賣嘸?」
阿婆又點點頭,我終於找到賣蒜頭的農家了
![]() 莿桐麻園村的一間小屋,有位靦覥的蒜農阿罵,她說他種了6分田的蒜頭,從去年7月種到現在,9個月才收成。 |
其實我不怎麼再乎蒜頭一斤多少錢,因為我買的也不多
但我很執意一定要直接跟蒜農買
因為我知道盤商剝削非常嚴重,因為蒜農除了讓農會及盤商收購外,並不知其它通路
也不會用電腦上網賣,通常盤商收購說多少就多少
且我經常上山下海,常經過已經沒有年輕人的部落或鄉間
錢要花到那邊去,否則他們越來越窮
阿婆指著地上數袋網袋裝著的蒜頭說這些都是啊
我選了一袋較少的蒜頭,問阿婆怎麼賣
阿婆靦腆的說一斤34元,我再問他那這一袋多重? 他說22斤
22斤X34元=748元
我拿1000元給他,他找不開,一旁一位阿公說願意去幫我們換錢
一會就拿來10張100元的,我拿給阿婆750元
她拿著750元,似乎很不好意思,一直推著想把50元還給我
我其實更不好意思,原本我想湊1000元,但老婆一直說你吃不完呀
所以最後將那一袋還沾有許多泥土切口還綠綠的蒜頭搬上車上
22斤其實很多了,也非常重
我其實真的吃不完,繞過草屯,搬了一半給媽,我媽才跟我說今年蒜頭零售價一斤120元
我真想拍她的照片,我非常喜歡農村純樸辛苦種植作物的歐巴
但覺得對人家拍照很不適當,人家也未必想讓你拍
她說他的蒜頭從去年7月種到現在才收成
我問他蒜頭要曬多久
我其實聽不懂,隱約聽是「立夏」但是,國語中是「夏至」
可以放多久? 她則是可以吃到「接年」推測是如果有曬乾,可以吃到明年的蒜頭採收期吧
今年蒜貴成這樣,大概明年又要過剩了
今年會貴是因為2014年時,蒜頭賤到市價一斤剩下10元
產地便宜到一斤剩下2-3元,因此莿桐許多農家不種蒜改種大米
像現在的莿桐,植稻的田大約有3/4,植蒜大約僅有1/4(大概)
但今年蒜價高,直衝1斤120元,大概許多人又會開始種蒜,明年又會造成供過於求。
莿桐的蒜頭
莿桐的蒜頭名不虛傳,真的非常辣,特別是新鮮的蒜頭
我頗嗜此味,但還沒吃過這麼辣的,咬一口的話,口腔好像某處被燒了一樣
阿罵的辣頭顆粒並不平均,有大有小,有大至小兒拳大的,也有像荔枝大小
我推測,可能農家省,沒有施什麼肥,才會種出大小不一的蒜頭
但這種自然耕法的蒜頭只是賣相不好,會比施重肥的蒜頭要辣許多。
靠肥料種出的作物其實我自己在窗台上就能種到很漂亮,結果類不就是鉀肥撒多點嘛
葉類就是氮肥嘛,其實不難,但靠化肥撐大的果實,味道其實不佳。
像我種的蕃茄,可以種到跟水果店的差不多,但不酸不甜的,我種過一次後,就不再種了。
如果你喜歡這一味,跑一趟莿桐覺得值得,順便看看鄉村的風光
這種未被城市污染的小村已經不多了
以前整年都可以在莿桐買到農家的蒜頭
但我看今年價格這麼俏,應該是5月前就會全部被收購一空。
蒜頭的乾燥
從土中拔出的蒜頭需要將表皮曬到極乾,否則會爛掉
問農家說要曬一個月,我曬了幾天就覺得已經非常乾了
自作聰明認為已經可以了
但剝開發現裡面跟本還是濕的,所以,還真的要曬一個月
蒜頭如果裡面沒有曬乾將會爛掉,內部將會出現黃色的黏液,推測是一種黴菌組織
這種黴菌不怕蒜頭,反而能噬食蒜頭,所以如果你買到的蒜頭
剝開後,發現內部的膜黃黃的,就是差點爛掉的蒜頭,只是後來又強迫被乾燥
要曬一個月倒是頗大工程的,就算我這種閒人,我還是覺得有些困難
因此,我把它剝成一瓣瓣的曝曬,這樣大概只需曬數天就能完全乾燥了
但剝成一瓣瓣的,保存起來就沒那麼久了
因為蒜仁將會開始有些暴露在空氣中了,不像以前粒狀的保護的那麼好。